東營日報社/愛東營訊 南北102.5公里,東西最寬不到25公里,最窄只有8.5公里,對于利津縣來說,地勢狹長,不同地塊的溫度、水分、酸堿度、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差異很大,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多不便。
在利津縣數據(內容)產業園一樓騰訊農業開發部,技術人員在電腦上展示著清晰的農業分布圖,農業所需數據也在圖上顯示著。全國首個掛牌安心平臺示范基地(利津)項目即將落戶這里。該項目將利用騰訊的產業互聯網積累,在農產品溯源、區塊鏈技術、農產品品牌建設、營銷等方面與地方農業深度融合,破解制約利津農業發展的瓶頸,提高農民收入。
項目實施后,將會把基本農田進行網格化劃分,通過傳感器、物聯網、3S遙感等技術,采集農業基礎數據,通過后臺分析和數字建模,以最簡單直觀的形式反饋到農民手中,更精準地指導農業生產。同時,從選品、育種、生產、流通等環節,進行數字化管理和溯源,提高特色農產品附加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利津數據(內容)產業園區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目標,以“數據孵化、智慧產業”為主線,聚力打造“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應用、數據變現、數據安全”五大業態。數據采集依托傳感器、物聯網等技術,發展數據整理、挖掘、清洗、標注等產業,筑牢數據產業發展基石;數據管理重點布局數據中心、邊緣計算,構建高性能算力體系基礎設施,支撐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建設;數據應用運用智能控制、實時可視化和數據洞察等技術,打通IT域與OT域數據鏈路,為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提供服務;數據變現提供整合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呈現等增值服務,激活數據流通交易,促進數據資源資本化、債券化;數據安全重點開展信息數據安全檢測、評估、認證等專業服務,促進數據安全與數據開發協同發展。
目前,園區已入駐浪潮集團、摩貝化學、騰訊農業、八六八、碧桂園農業、中科華睿等“四新企業”,云測數據、91再生資源、京博云商等一批科技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數字基建、金融扶持、人才集聚、專業運維等四大支撐要素正逐步形成。
利津縣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梁金城表示,從規劃之初,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園區已經落戶數字經濟企業9家,離不開完善的配套和優質服務。
企業入駐過程中,中科華睿等公司提出對網絡要求較高,以及幫助員工解決住宿、出行等問題。園區了解后,協調公交公司開通了園區到銀座商圈的公交線路,配套員工宿舍、餐廳等基礎設施,實施云桌面配套和園區網絡優化項目,實現園區辦公樓內部萬兆光網為主干、千兆網絡到桌面。同時,依托智慧利津“數字底座”,建設共享機房,一年能夠為入駐企業節省租云服務器成本200萬元,深受廣大企業的歡迎。
鳳凰城的數字經濟已然蓄勢待發!
□記者手記
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繁榮,為經濟社會發展賦予了“新領域、新賽道”,提供了“新動能、新優勢”。在利津這片沃土上,利津縣數據(內容)產業園內的高精尖產品令人嘖嘖稱奇,見證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人民美好生活的諸多可能。園區盡管還在建設中,但是可以預見,未來,在“數字賽道”上,這里會跑出“津”式加速度!
(記者 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