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日報社/愛東營訊 一整面墻都鋪滿了高清顯示屏,屏幕上全縣經濟運行數據、國土資源數據、醫療衛生數據實時顯示、隨時調用;打開全縣三維實景地圖,如同站在高空進行俯瞰,人口、房屋、地下管網等資源更加清晰直觀……在利津縣智慧利津平臺上,全縣5.2億多條數據資源全部“藏”在了這一方小天地里。
利津縣聚焦“優政、惠民、興業、強基”目標,以數字化改革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不斷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讓平臺融起來、資源用起來,建成1300平方米的智慧利津IOC運行管理中心,建設經濟大數據、智慧網格等12個應用系統,構建起智慧利津“數字底座”,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以前是去窗口取號排隊辦理,現在遠程連線、一網通辦,很方便!”最近,東營坤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田金松在北宋鎮便民服務中心政務“曉屋”多功能拓展柜取到了新辦理的營業執照。
田金松告訴記者,現在開辦企業免去了跑縣政務服務中心排隊的煩惱,在鎮上使用政務“曉屋”就可以與工作人員視頻連線,通過遠程控制登錄山東省政務服務網在線申報,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填寫《公司登記(備案)申請書》等材料,放入文件柜中,攬件人員會收取申請材料,并將營業執照放回文件柜,通知本人領取,就像收發快遞一樣方便快捷。
智慧利津“數字底座”的搭建打破了信息孤島,為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打下基礎。利津縣全面提升“一網通辦”質效,推動數據“大匯聚”,歸集電子證照數據80類7.7萬余條,推動數據“全打通”,依托山東公共數據開放網,深化數據“通、聚、用”,政務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達98%。實現辦事群眾和企業網上申報、部門網上審批、證章和稅控設備免費寄遞“零見面”。
大數據便民,更進一步。“聽說有老年證坐公交車能免費,我想辦一張,沒想到在社區服務中心,拿著身份證,只用了短短兩分鐘便完成了辦理。”明集鄉玉皇廟村村民孫奎亮在所屬的東堤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通過“利即辦”政務服務一體機辦理了老年證。
利津縣不斷推動數字服務向基層延伸,實施電子政務外網“村村通”工程,將“智慧政務”納入城市運行“底圖”,實現基層便民服務區域Wi-Fi、基數礎據庫、政務視頻資源全覆蓋。全縣8個鄉鎮(街道)和全部村打造起網上政務服務分廳,政務服務事項上網率達100%。
如今,通過大數據實現便民利企的實例在利津多點開花:以“三醫聯動”改革為契機,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推出網約護士、共享智慧中藥房等便民服務措施,推動醫療資源下沉;“云端聯調”平臺打通“線上+線下”“現場+遠程”矛盾糾紛化解調處雙通道,還能利用平臺電子簽章、云端鏈接簽名等功能,為群眾提供在線法律咨詢、在線申請法律援助以及在線立案等服務。
(記者 張振 通訊員 任萬帥)